關注理由 近年,“治理霧霾”成為熱點,但人們在談論“治霾”時,常常低估了餐飲油煙的危害。事實上,餐飲油煙也是破壞城市大氣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,調節閥有報道指出,油煙對PM2.5的貢獻率超過10%。
福州的餐飲油煙治理情況如何?昨日,市民馮女士向本報968111熱線反映,福州市晉安區琴亭路上多家餐館,把排煙口藏在綠化帶里,借行道樹的掩護,向路面排放油煙,不僅熏路人,還影響行道樹的生長。
昨日,記者攜帶儀器前往現場監測,發現排煙口附近,PM2.5濃度超出標準值500多倍。記者了解到,油煙不可向人行通道、氣動閥門有哪些類型河道、地下排水管網排放。有專家建議,治理餐飲油煙,要統籌各部門,形成合力。
昨日中午,記者到琴亭路上調查。正值午飯時間,200多米長的馬路兩旁,多家餐館的廚房都在忙碌,馬路上彌漫著一股油煙味。
在益力公寓附近一家名叫“花田厝”的餐館門口,行道樹中間忽然飄出一股白煙,伴隨著濃濃的油煙味。記者走近一看,發現一個排煙口藏在樹叢間,旁邊堆放著一些磚頭、石塊,外人難以發覺。
記者以顧客身份進入該餐館的廚房,從現場看,油煙管道從廚房伸入地下,然后從行道樹附近伸出。
由于長期受到煙熏,行道樹的枝葉上沾滿了油脂。當油煙再次騰起時,記者將儀器放在排煙口旁測量,儀器的數值一路飆升,極值達到了39600微克/立方米,超出標準值(75微克/立方米)500多倍。
“他們的油煙有時會飄到我們店里。”對于將排煙口設在行道樹下,附近店家也有意見。附近居民說,經過此處,常被熱浪炙烤,周圍的綠化也受到影響。
對此,花田厝餐館的老板娘解釋,他們已經意識到排煙口的問題,目前正在進行整改,屆時油煙會排往大樓兩側的煙道。
將排煙口設立在綠化帶或馬路邊,并不止“花田厝”一家。在琴亭路上,記者在一側綠化帶上,找到另外3個排煙口,旁邊是幾家面館。店家說,主要是煮面,很少炒菜,所以主要是排放熱氣,污染不大。多位店家認為,多年都這么排煙,沒什么問題。
排煙口應該如何設置才規范?記者查閱《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》了解到,福州建成區內的飲食服務業和單位食堂,應當使用燃氣、電等清潔能源,調理閥型號調節閥暗示并安裝油煙、廢氣凈化裝置。條例明確規定,禁止向人行通道、河道、地下排水管網排放油煙或者爐煙。
記者從福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,2006年,相關部門提高了油煙排放項目的審核標準,要求開發商在建設時預留煙道。店主必須按照有關標準,安裝油煙凈化設施,含氣動閥門有哪些類型方可申請到排污許可證,經過凈化處理的廢氣才可排放。調節閥
但不少小型餐飲店,或者已經營業多年的餐飲店,閥門圖片大都漠視安裝油煙凈化設施,排煙口也不夠規范。有業主告訴記者,一般而言,油煙要往高空排,但有些建筑沒有預留煙道,如果要加裝,成本很高,而且住戶也不一定同意。
晉安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,氣動閥門有哪些類型氣動閥門有哪些類型即使要往地下排放油煙,也需要在化糞池內經過兩道隔油處理,并且排放的餐館都需要安裝油煙凈化器。調節閥如果在地面上產生較大的油煙味,有可能是沒及時清理油煙凈化器造成的。工作人員表示,會到現場查處。
福州市園林局執法人員也表示,排煙口不能設置在綠化帶上,他們也將到現場查看。
據了解,目前福州市領到排污許可證的餐館僅186家,調節閥90%以上的中小餐飲店油煙污染問題突出。但是,環評不是獲得營業執照的必要條件,不少中小餐飲店由于不符合規劃功能等要求,無法取得環保部門頒發的排污許可證,卻依舊可以取得工商、衛生部門的證照并開始營業,環保部門也無法吊銷其營業執照。
福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士坦言,對這些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店鋪,環保部門很難實施有效監管,只能采取“有投訴再查處”的方式。接到投訴后,環保部門也只能依法責令污染者停止違法行為,限期改正。
有福州市政協委員建議,對于治理餐飲油煙,要統籌各部門,閥門圖片形成合力:規劃部門在新區建設規劃中,應將餐飲業布局列入重要內容;工商、衛生部門在辦理餐飲業營業執照及衛生許可證時,應事先征求環保部門意見;對現有餐飲店中因污染投訴被環保部門函告取締的,職能部門應按相關規定注銷相關證照;市容、閥門圖片公安部門應加大對餐飲店餐廚垃圾、廢油、店外店以及噪聲等的管理力度。
想了解更多詳情,請訪問:電動閥門-氣動閥門-調節閥-控制閥-江蘇中閥閥門有限公司http://www.polrivaswebs.com/